這個數據讓吳英俊非常自豪。
近年來,浙江省遂昌縣通過大力發展木本油料、竹產業、林下經濟等特色林業產業,幫助林農增收近1.5億元。
這個數據離不開吳英俊的辛苦付出。
現任浙江省麗水市遂昌縣生態林業發展中心副主任的吳英俊,已經在林業基層一線工作了30多年,他大力推廣林業先進實用技術,積極引進林木優良品種,有力地促進了全縣林業產業的發展。
引進優良品種 提升綜合效益
遂昌山地面積22.6萬公頃,占土地面積的88.8%,林業是山區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吳英俊深知發展林業產業對山區林農增收的重要性。
金竹鎮是遂昌縣革命老區鄉鎮,受氣候、交通等條件限制,經濟發展較慢,田坑自然村許多人還住著土坯房。
但金竹鎮也有栽培油茶歷史悠久的優勢。為發展油茶,吳英俊連續6年扎根金竹鎮。油茶種植戶涂志光說:“過去我們的油茶平均畝產10公斤到12公斤,老吳教給我們低產林改造技術后,目前油茶畝產平均20公斤到25公斤,最高的近80公斤。”
受益的不僅僅是金山鎮的林農。據統計,通過科學管理,遂昌縣6年生油茶良種示范基地畝年產茶油約35公斤,實現增產80%以上,而且還具有矮化等便于管理、節約成本的優勢,顯著提升了綜合效益。
金竹鎮山茶油美名遠揚后,吳英俊又盯上了市場價格不斷走高的香榧。金竹鎮的海拔、土壤和氣候都適合種香榧,如果讓香榧在這里扎根,又可以為林農找到一條增收致富的渠道。
吳英俊摸清縣內2000多株野生榧樹資源的情況,編制了縣域香榧產業發展規劃,并積極對接中國林科院亞林所、浙江農林大學開展技術合作,實施浙江省木本油料產業提升項目和香榧南擴項目,為遂昌發展香榧夯實了基礎。
同時,他還推動林業產業基地建設,解決了毛竹林退化、板栗效益低等一系列制約林農增收的問題。
如今,遂昌新建香榧基地2.4萬畝、油茶良種基地3.4萬畝、毛竹“一竹三筍”高效基地5萬畝,油茶低產改造4.2萬畝,涌現出新路灣鎮風車口村潘壽松種植香榧畝產值超1.3萬元的典型。
推廣標準管理技術 創新發展模式
近年來,吳英俊積極推廣林業標準化技術,極大地推動了全縣林業科技水平的提高。
“我們通過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新建了噴灌設施和道路,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通過基地松土、施有機肥和修剪管理,全縣油茶畝產普遍從10公斤提高到25公斤,每畝增收2000多元。”吳英俊說。
為進一步促進農民增收,吳英俊積極推動發展油茶林下仿野生栽培中藥材項目,建設油茶林下仿野生栽培三葉青和七葉一枝花等名貴中藥材400余畝。該項目與農戶實現互利共贏,中藥材收入的10%歸農戶所有。
“林下套種三葉青,可以利用油茶林的天然遮陰減少種植成本。在生產管理中,我們對油茶林適度修剪、施肥、除草等,可明顯提高油茶林單位面積產量和產值,實現了優勢互補,是一項具有廣泛發展空間和產業提升前景的經營模式。”吳英俊說。
在帶動農民共同致富的同時,吳英俊還引進了5個三葉青品種,以不同基質開展了5個模式的技術攻關,其中“無紡布袋套袋栽培方法”獲國家發明專利。此外,吳英俊還主持或參與制定地方標準《油茶林下仿野生栽培三葉青生產技術規程》《毛竹林下三葉青袋式栽培生產技術規程》《三葉青栽培技術規范》,其中“技術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產業化”遂昌工作模式,成為浙江省首個標準化工作白皮書唯一入選的農業領域典型案例。
由吳英俊主持建設的遂昌縣油茶林下仿野生中藥材栽培區被認定為國家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其中遂昌葉村山茶油專業合作社中藥材基地被國家林草局評為第四批國家林下經濟示范基地。在吳英俊的大力推廣下,遂昌縣建成油茶林下套種中藥材、香榧高效栽培、毛竹一竹三筍、林下套種山稻等高質量基地4個。
目前,遂昌縣林下仿野生中藥材栽培面積7000畝,年產值超過3000萬元,實現了“近期得利、長期得林、以短養長”的良性循環。
加強宣傳培訓 普及林業技術
“大家回去一定要按照我們教的方法,好好檢查香榧種得牢不牢。上次來,我就發現有些香榧苗用手一拎就出來了,這怎么行?有什么問題,你們隨時給我打電話。”作為遂昌縣經濟林首席推廣專家和業務分管領導,吳英俊每次下基層都會“找茬”。
吳英俊深知,林農增收離不開科學技術。為此,他邀請相關專家教授開辦專題技術講座,為基層林業技術人員和林農提供實用技術培訓,每年組織各類培訓班、宣傳活動10余期,培訓林業科技人員及林農800余人次。目前,遂昌縣林業系統已有4名教授級高工、40多名高級工程師和一支20人的鄉土專家隊伍。其中,由他幫扶指導的徐胡德被國家林草局聘為國家林草鄉土專家。
“一棵大香榧樹的收成,抵得過山區一個農民全年的收入。香榧樹病蟲害少、易管理,可以活幾十年甚至幾百年,只要技術到位,很適合山區農民種植。”吳英俊介紹,現在,遂昌山區鄉鎮的低收入農戶或老人紛紛把香榧樹當成“養老樹”種植。
為進一步提高老黨員和脫貧戶的生活水平,近年來,吳英俊采取贈送香榧、油茶、中藥材種苗和肥料并進行上門指導的形式開展服務,新建黨建示范基地14個,幫扶老黨員和脫貧戶165戶,預期戶均增收1.2萬元。
從事林業技術工作30多年來,吳英俊指導過的林農不計其數,最令他欣慰的是,通過他和團隊的技術指導,林農們掌握了林業技術,增加了收益。吳英俊說:“林農們的收入提高了,生活改善了,還有什么比這更值得高興的呢?”(王辰 樓暨康 張科 馮博杰)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
運營:中國森林食品網
京ICP備05067984號-32
基于E-file技術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