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來,在民間當有危重病人處于生命垂危之時,人們會想方設法冒著生命危險從懸崖峭壁上采來“仙草”,搗碎將其汁液喂入病人口中,令病人起死回生。這種在民間被稱為“救命仙草”的藥材學名叫“石斛”。
石斛有多種,而安徽霍山石斛則是石斛中的極品?;羯绞翘m科石斛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的霍山石斛植株矮小,莖一節一節似米粒,俗稱米斛。
霍山石斛歷史悠久,《神農本草經》即有石斛記載。自唐朝開元年間起,道家經典《道藏》就把石斛列為“中華九大仙草之首”,在歷史上一直貴為皇室專享。
人工培植石斛前景廣闊
霍山石斛作為藥用石斛中的極品,富含有多糖、生物堿、蛋白質、20多種氨基酸和萜類,是國家現代中藥重大專項200多個瀕危稀缺品種中首位保護物種。由于霍山石斛屬珍稀藥材,廣泛用于中醫藥及保健品,市場需求量逐年增加導致人工培植的石斛價格一路飆升。目前在市場上,霍山人工石斛每公斤價格超過1000元,成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途經。
石斛屬植物,在安徽分布的主要有霍山石斛、鐵皮石斛、細莖石斛、重唇石斛等,尤以霍山石斛最為珍貴,為我國特有的珍稀物種。野生霍山石斛主要分布在大別山區的霍山、岳西、金寨、潛山縣天柱山。
早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有藥農在霍山縣黑石渡鎮清潭溝村六萬寨水牢溝(明代關押犯人之地)采集到野生霍山石斛。2012年第四次中藥資源普查,又在太平畈鄉發現了零星點狀分布的野生霍山石斛。在2014年5月14至21日舉行的第二次全國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調查中,安徽省調查組專家分別在岳西縣冶溪鎮、店前鎮、毛尖山鄉、主簿鎮和枯井園自然保護區等地發現了霍山石斛野生種群。
據專家不完全調查統計,霍山石斛在安徽野生分布有4縣8處,總數在2100叢(株)左右。安徽省野生霍山石斛存在數量僅有2100叢,是名副其實的“極小種群”,隨時面臨滅絕風險。因此,安徽省的大別山五針松、銀縷梅、長序榆、小勾兒茶、霍山石斛5種野生植物已被列入我國120種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優先拯救物種名錄。
由于霍山石斛不能生長于普通土壤中,大多生長在海拔250-1200米濕潤的懸崖峭壁石縫間和參天古樹上,自然分布區域異常狹窄奇特,常年經云霧雨露滋潤,受天地之靈氣,吸日月之精華,生物習性神秘莫測,生長條件極為嚴苛。而開展野生霍山石斛調查,必須要有攀巖技巧,給調查工作增加了難度,這也是霍山石斛野生種群具體數量不清的主因。同時,霍山石斛自然環境下繁殖能力極低,因此自然產量極為稀少,加強霍山石斛原生地種源保護刻不容緩。
北緯31度上的神奇物種
據安徽省林業局自然保護站原站長顧長明介紹,霍山縣目前石斛繁育基地面積在萬畝以上,將逐步打造成為霍山縣重點支柱產業。隨著大別山地區石斛產業迅猛發展,在人工栽培條件下,由于環境的變化,種源的純正性容易發生變化,易造成雜交種、變異種,極易和其他石斛物種充斥在霍山石斛的栽培和流通市場中。
顧長明認為,霍山石斛對純正種源的需求量巨大,因此加強霍山石斛種源保護,對于保護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防止變種、雜交種的蔓延擴大意義重大。為此,在2013年的安徽省兩會上,作為安徽省政協委員的顧長明提出一份提案,建議安徽省可就地建立霍山石斛種源保護基地。
霍山地處我國南北地理分界線上,野生霍山石斛就生長在大別山深處北緯31度以南。這是一個神奇的緯度,這里是野生石斛生長的最北極限,以北緯31度線為基線,再往北就沒有石斛生長了。野生霍山石斛瀕臨滅種,人工種植培育的技術突破已讓“仙草”四季常在。
霍山縣石斛產業種植大戶何祥林說:“霍山石斛雖開花多,但能結果的只占極少數,自然條件下的發芽率不及5%,有性繁殖極其困難。從1971年開始,我父親就開始尋找野生石斛,經過4年的尋找,于1975年發現第一棵野生石斛并移栽,逐步在太平畈鄉建立了我國最早的野生霍山石斛種苗基地。”
霍山縣石斛產業發展辦公室負責人認為:“政府鼓勵引導人工培育霍山石斛產業發展,這些措施都只是權宜之計。讓藥農、山民安居樂業才不會去打‘仙草’的主意,進而實現‘曲線救石斛’,減少對野生資源破壞。而真正治本之策是建立帶有科普功效的霍山石斛‘活標本基地’,即建立完全公益性的野生霍山石斛種源保護基地。”
早在2010年至2011年,霍山縣林業局就投入資金44萬元,實施安徽省極小種群霍山石斛拯救與保護項目,在霍山縣太平畈鄉王家店建立霍山石斛保護小區3000畝。這些資金主要用于野生石斛保護小區設樁立牌圍欄、建設瞭望哨,對保護小區管理人員進行有關極小種群識別、保護繁育等專業技術培訓,購置相應裝備(服裝、野外生活簡易設施等),提高野外巡護能力。
多措并舉保護石斛資源
大別山革命老區岳西縣是霍山石斛重要天然分布區,該縣對石斛資源尤其是野生石斛資源加大保護力度。
據岳西縣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站負責人介紹,岳西縣對野生石斛采取就地保護措施,目前已在霍山石斛野生種群分布地及周邊區域建立3個極度瀕危野生種群保護小區,在小區周邊修建生物防火隔離帶,聘請專職護林員看護,加上古井園保護區林場的9名職工,現在已經有30多名專職護林員時刻巡查監護境內500叢野生石斛??h林業局對這些珍貴野生石斛一律掛牌為“蘭科植物”進行隱秘保護,最大限度防止盜采。同時縣林業局還與護林員簽訂看護責任協議,一旦發現石斛被盜采,不僅解聘護林員,還將依照國家野生動植物保護相關法規嚴肅懲處??h林業局不定期對各個保護點抽樣檢查,至今未發現被盜采痕跡。由于一些藥農在盜采時經驗豐富,不是整叢拔走,而是間拔走一兩棵食指長石斛,或賣或作為母本自行培育,因此檢查時要對照最早發現的根莖數量、生長記錄狀況認真核驗。
多年從事植物保護工作的顧長明不反對發展石斛產業,但他表示一定要對子孫后代負責,把石斛的‘根’留住才能可持續發展,別讓最純正的霍山石斛野生種基因,在狂飆突進的石斛繁育中變異、退化,最終走向滅絕。顧長明認為,霍山縣大規模進行仿原生態栽培可擴大種群,待條件成熟可實施野外回歸,適時將霍山石斛重植于原始生境,以恢復和擴大野生種群。而目前幸存的野生霍山石斛,只要加強保護,就能進行自然更新和繁衍。
石斛功用
石斛又稱石斛蘭,蘭科植物之一,原被歸入柄唇蘭族,但現已獨立成為一族。石斛蘭是蘭科中的大族,有1000多種原生種,有著各式各樣的植物體和花型。分布在亞洲大部分地區,是一種生性強健的附生性蘭花。主要品種有霍山石斛、金釵石斛、密花石斛、鼓槌石斛等。
隨著花卉產業的興起,石斛蘭也成了一種觀賞植物。石斛蘭的栽培方式一般為盆栽。由于石斛蘭具有秉性剛強、祥和可親的氣質,被譽為“父親之花”。
石斛蘭的植株由肉莖構成,粗如中指,棒狀叢生,葉如竹葉,互生于莖節兩旁?;ㄝ銖娜~腋抽出,每葶有花七八朵,多的達20多朵,呈總狀花序,每花6瓣,四面散開,中間的唇瓣略圓。許多品種的瓣邊均為紫色,瓣心為白色,也有少數品種為黃色、橙色。
石斛蘭通常被分為春、秋兩大類。春石斛是在春天開花,而秋石斛則在秋天開花,除此之外尚有為數甚多的原生種石斛蘭。石斛蘭常生長于海拔480-1700米的林中樹干上或巖石上。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不耐寒。生長適溫18-30℃,生長期以16-21℃更為合適,休眠期16-18℃,晚間溫度為10-13℃,溫差保持在10-15℃最佳。白天溫度超過30℃對石斛生長影響不大,冬季溫度不低于10℃。幼苗在10℃以下容易受凍。石斛忌干燥、怕積水,特別在新芽開始萌發至新根形成時需充足水分。但過于潮濕,如遇低溫,很容易引起腐爛。天晴干熱時,除澆水外,要往地面多噴水,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常綠石斛類在冬季可保持充足水分,但落葉類石斛可適當干燥,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
石斛養陰清熱,益胃生津,在提高人體免疫力、抗衰老、降三高、防治糖尿病等方面都有顯著的功效。用石斛入膳,能起到健康養生的效果,有增強新陳代謝、抗衰老等作用。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
運營:中國森林食品網
京ICP備05067984號-32
基于E-file技術構建